电子烟出口贸易局势紧张,关税上涨重压下的电子烟行业供应链现状和前景

在全球贸易格局风云变幻的当下,美国政府针对中国产品的高额关税政策持续加码,这股强劲的冲击波,无情地席卷了中国电子烟 行业,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。自特朗普就任以来,累积税率高达 145%(2025 年新征收 20% 基础关税 + 125% 加征关税),从核心零部件供应到成品出口,电子烟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被裹挟其中,陷入了深度震荡。
订单暴跌,出货举步维艰。
电池作为电子烟产品的 “心脏”,其供应商首当其冲,成为关税风暴的重灾区。一家为美国市场供货的电子烟电池厂商负责人满脸愁容地透露,关税政策落地后,公司的订单量如同遭遇断崖,直接腰斩,降幅高达 50% 左右。曾经频繁下单的美国客户,在成本的重压下,采购变得愈发谨慎,每一笔订单都要反复权衡利弊,这让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了困境。
对于专注美国市场的 CBD 企业而言,关税的上涨犹如一场噩梦,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价格的攀升,更致命的是物流成本的疯狂飙升。某 CBD 厂商表示,在关税政策的影响下,物流空运费用大幅上涨,这让原本就利润微薄的生意变得更加艰难。高昂的运输成本严重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,而出货的不确定性更是如同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。许多厂商面对如此困境,只能无奈选择暂缓出货,眼睁睁看着货物积压在仓库,却无能为力。
头部企业出海避险,中小企业艰难求生
在这场关税危机中,头部电子烟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,纷纷选择 “出海” 避险。众多行业巨头已在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布局建厂,构建起了备选生产方案。这些企业在关税冲击下,受到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,看似暂时稳住了阵脚。然而,行业资深从业者却对此表示担忧,他们担心美国政府未来可能实施的溯源措施。一旦溯源政策落地,这些海外电子烟工厂可能面临更为严苛的监管,前期的布局能否持续发挥作用,还是一个未知数。
与头部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那些没有海外生产基地的中小企业,只能另寻出路。部分企业尝试通过中转的方式将产品运往美国市场,但这也并非易事。以印尼为例,印尼对进口电子烟产品征收 10% - 40% 的税,而美国对印尼的电子烟产品同样征收 32% 的关税。这意味着,中国企业经印尼转运电子烟到美国,至少需要承担 42% 的关税,甚至更高。额外的转运关税成本,让本就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,运营负担愈发沉重。在这场残酷的市场竞争中,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有限、抗风险能力较弱,且缺乏市场议价能力,极有可能在这轮关税冲击下被淘汰出局。随着中小企业的陆续退场,电子烟产业格局正在加速重塑,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,电子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。
政策迷雾笼罩,行业静待转机
尽管整个电子烟产业链动荡不安,但多数企业目前仍保持着谨慎的态度。行业资深人士指出,特朗普政府决策风格飘忽不定,政策走向充满变数。在这种情况下,众多企业陷入了观望状态,大家都在密切关注未来 2 - 3 个月美国政策的变化趋势,试图从中捕捉到一丝转机,以便及时调整策略,制定出更为精准有效的应对方案。然而,在政策迷雾的笼罩下,未来的道路依旧充满未知,电子烟行业的从业者们还需在困境中艰难摸索,寻找突围之道。
Back to blog